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大數據治理公會攜手合作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樞紐

(香港,2022 年 12 月 13 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大數據治理公會(公會)宣布,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將攜手推動香港跨行業及跨境的數據管治,促進並保障關鍵數據的流動及整合,以推動數碼經濟的蓬勃發展。

隨著政府於今年 6 月宣布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數據已成為建設本港數據服務產業和推動各行業及政府加速數碼化發展的關鍵一環。香港要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或發展人工智能和數據產業,需提高業界對有效數據管治的認識和運用,方可促進發展。跨境數據是促進大灣區融合的基礎,亦是今次合作的另一個重要挑戰。

科技園公司與公會將攜手推動戰略性措施,以確保大數據的可用性、可接觸性和安全性,使不同企業和行業在數碼經濟新世代中無縫合作。為了啟動是次合作,香港科技園公司 STP Platform 總監霍露明博士及大數據治理公會創會主席楊德斌舉行關於大數據管治的研討會,分析有效管治大數據的關鍵原則和成功要素,並探討香港、大灣區和其他地區的數據協作機會。是次合作將為認證數據管治專業人士鋪路,雙方會成立一個由跨行業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工作小組,以探討和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數據管治最佳實踐方案及標準。

要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樞紐,香港需要積極配合並滿足內地以及國際市場的數據管治標準、法律和法規,使跨國企業能更具信心於區內開展業務。科技園公司與公會將緊密合作,研究數據管治框架,以支持跨境數據的發展。研究結果將會向公眾公布,以進一步徵求商界的意見,協助科技園公司與公會制定相關政策及行業慣例。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企業發展總監夏友正表示:「數據就如像新燃油,可以為任何創新科技和現代企業提供基礎,為未來經濟發展產生動力。隨著香港急速發展成為亞洲數據樞紐,我們以前所未見、領先全球的方式,為本港的數據發展奠下必備的基礎。如何定義數據管治,及採納有效的管治方式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亦會面臨各種挑戰。科技園公司是次與大數據治理公會合作,首要目的是推動業界把握數據所帶來的機遇。我們亦希望協助數據社群體現數據的真正價值,實現具意義的改變。」

大數據治理公會為一個非牟利平台,旨在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數據樞紐,鼓勵數據業界建立良好的自我規範。公會創會主席楊德斌先生表示:「為了實現數據流動,我們必須建立健全的數據治理,不僅要保護個人數據,還要確保數據在可信框架下共享。」

是次合作將透過一系列活動計劃,提高市場對數據管治的認識,教導企業和個人有效管理及運用數據,從而促進數碼業務發展。

科技園公司與公會的主要合作内容包括:

    跨境數據的可行性研究——雙方將參照國際標準、適用法律和法規,成立一個由跨行業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工作小組,研究支持跨境數據流動的數據管治框架。
    促進基於數據管治的數據協作——雙方將共同籌辦技術訪問交流、研討會、工作坊和展覽,並發布新聞稿和更新社交平台,以提升行業及整個研發生態圈對數據管治的認識。
    數據協作培訓計劃——參考數據安全和數據流動的法規,為業界人士制定一個數據協作的培訓計劃框架,以反映數據協作的好處和數據管治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and-ibdg-collaborate-on-big-data-governance-to-realise-hong-kong-s-mission-to-become-an-international-data-hub/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滙豐合辦「SPRINTER」計劃圓滿結束  促進香港主要行業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9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滙豐攜手舉辦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取得豐碩成果,並於早前舉行「成果展示日」。自2017年至今,「SPRINTER」計劃推動多個產業共同研發和應用科技,並將科技融入未來發展。 「SPRINTER」 計劃於過去五年吸引共超過500家本地企業、 創科公司和投資者參與。「SPRINTER 2」計劃更見證30個具潛質進行概念驗證(PoC)的項目誕生, 當中涵蓋專門為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而設,採用人工智能、 大數據、物聯網及機械人等科技的方案。 計劃結合了滙豐及科技園公司的網絡, 促進本地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財務總監麥仕傑表示:「我們與滙豐合辦的『 SPRINTER 1』及『SPRINTER 2』計劃成果驕人,本地創科公司、 企業及投資者在生態圈內的整體合作展現了創新的強大潛力。 計劃內的創新方案和概念驗證項目實現了科技園公司和滙豐的合作初 衷,促進香港主要行業的數碼轉型, 進一步鞏固香港領先的創科中心地位。」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 滙豐積極投資於科技創新,同時致力協助香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 過去五年來,我們非常高興和香港科技園攜手透過『 SPRINTER』計劃,向初創傳授業務經營知識, 並為他們與企業進行配對,以推動不同產業轉型, 期間成功促成230項商業配對。 滙豐期望在未來繼續加速科技創新, 為香港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SPRINTER 1」計劃主要集中投資一環, 向創科公司傳授經營和拓展業務的知識和技能, 加強他們與投資者社群的聯繫,為創科未來發展建立基礎。 計劃連繫近180間創科公司及50位天使投資者, 而獲選的創科公司在計劃中籌集共1.38億港元資金。 承接「SPRINTER 1」的成功,「SPRINTER 2」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聚集創科公司及來自製造業、 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的本地企業,互相認識、配對和共建創新方案, 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捕捉未來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 press-room/hkstp-x-hsbc- sprinter-programme-concludes- with-showcase-of-innovations- across-key-indust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 合作,今天(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提供平台予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及創科領袖、 學者及青年精英進行醫學科研知識及經驗交流, 同時展示中大醫學院在轉化研究的豐碩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活動開幕禮致詞, 他感謝中大和科技園公司一直以來對促進香港醫療和創新發展的支持 和貢獻,並表示:「在眾多範疇中, 生命健康科技是香港具有明顯優勢的領域之一。 香港擁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和原創性, 可創造具有顛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從零到一』 的突破能力。」 孫東教授續說:「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 並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感謝參與峰會的每一位來賓,他說:「『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是中大醫學院慶祝40周年院慶的重頭活動。 作為一所相對年輕的醫學院, 我們於數十年時間躍升至全球首30間頂尖醫學院之一, 並在多個轉化研究項目上取得突破,推進國際醫學發展, 惠及人類健康。研究人員的努力不僅得到世界認同, 改變多項臨床建議,他們亦躋身全球傑出科學家行列, 讓香港醫療及科研走得更高更遠。 是次峰會展示中大在醫療保健研究上的的優勢、 分享團隊如何實踐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及培訓年輕人才的策略。 今天我們亦提供了一個跨地域的平台讓各地精英交流創新知識及想法 。」 陳家亮教授續說:「展望未來, 我們期望能夠將研究平台和網絡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 藉以提升科研實力。 中大醫學院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是次峰會的鼎力支持, 以及他們多年來在推動轉化研究和培育香港初創公司等方面的工作。 我們會繼續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期待未來更多的探索。」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很榮幸能見證中大醫學院成立40周 年,他表示﹕「科技園公司推動創科發展20年, 在香港建立了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至今已匯聚超過1, 100間創科企業及逾11,000名科研人才。 我們致力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創新方案, 去年10月成立的轉化研發所更著力加快生物醫藥技術的轉化過程, 促進具潛力的研發項目成為造福社群的應用方案。我們將繼續與『 官產學研』攜手合作,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把握國家『十四五』 規劃帶來的發展機遇。」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舉辦多場

本末科技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 本末科技作為一家機器人動力模組的研發及生產公司, 致力於提供無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公司今天宣布正式完成A輪融資,募集近億元人民幣。 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 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 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現有股東增資, 並由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本末科技計劃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 後續將加強市場拓展與生產投入。 本末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笛先生表示:「 我們十分欣喜能夠得到頂尖投資者的支持,協助推動公司實現願景, 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類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鑒於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已連續12個月錄得每月30% 的營收增長。公司直驅電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 而輪足機器人產品的客戶則遍佈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 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紫川科技(Purple River)、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加利福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通過本輪融資, 我們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的研發, 同時也充滿信心可引領更多的技術落地, 進入市場並藉以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圖一: 本末科技主要產品系列 本輪聯合領投方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女士表示:「 本末不僅在直驅電機上擁有較長的沉澱和技術優勢, 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相關產品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機會。 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在輪足機器人領域上的鑽研, 本末在全球的先發技術上和產品成熟度上均有優勢, 充分結合了輪式和足式機器人底盤的各自優點, 相信可顯著改善現有部分實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 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合領投方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先生表示: 「聯想創投把機器人看作未來各行各業在智慧物聯網中關鍵的一環, 也是跟人、介面能直接在執行物理層面交互的終端。 機器人賽道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 比如傳統減速機以及相關的鐳射定位、毫米波、 雷達等技術加速落地,為機器人釋放潛力,進入更多應用場景。 同時,業界也在探索機器人更高效的運動方式,例如機電一體化。 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 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