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希慎興業攜手舉辦 「Last-mile Testing Programme」首批試點項目演示日

(香港,2023年1月16日)–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希慎興業有限公司(「希慎」)攜手於2022年5月成立的The Community Lab,旨在聯手培育新晉初創企業,並將他們的方案融入生活,共同支持及推動智慧城市藍圖。作為The Community Lab的核心項目,「Last-mile Testing Programme」(LMTP)首批試點項目的演示日已於今天圓滿結束,四家獲科技園公司推薦並成功獲選的初創企業SOCIF Limited(SOCIF)、imBee Limited(imBee)、星析傳感科技有限公司(Xtra Sensing)和倬詠技術拓展有限公司(Chain)於演示日向一眾嘉賓及行業領袖展示其業務理念及科研成果。

希慎與科技園公司秉持智慧生活、智慧經濟、智慧出行及可持續性的核心價值,是次合作借助雙方作為香港領先房地產集團以及香港最大科研基地的優勢,為創科生態系統奠定穩固基礎,孕育無限創業潛力和商機,為香港的智慧城市藍圖賦能。香港科技園是亞洲一個最大科技創新生態系統中的企業孵化平台,擁有無可比擬的多元化初創企業資源;而希慎在利園區擁有豐富的房地產和零售資產,為香港科技園的科技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凡的測試環境及廣泛而多樣的受眾,讓他們在香港心臟地帶真實地測試概念方案。

在擁有堅實房地產領域知識的希慎導師團帶領下,LMTP為初創企業提供了一個現實及複雜的社區環境來試行他們的概念驗證項目("PoC")。經過數月的指導、開發和測試,LMTP首批試點項目中的四家初創企業已在一個真實的測試場景中試行並調整他們的PoC。LMTP是初創企業強大的助推器,印證他們的解決方案具有市場價值,並可進一步探索更多商業機遇。透過是次合作,部分PoCs更可能繼續探索擴展成與希慎合作的商業方案。首批試點項目的四家初創企業資料、創科方案及結果,請參考附錄。

希慎興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先生指出:「我們很高興與科技園公司擁有相同的理念,以創新科技貢獻香港及亞洲。隨著希慎及創辦人家族在利園區植根100年,利園區已成為新舊融合最活躍的社區,因此The Community Lab及LMTP為初創企業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在真實的環境中測試其概念,從而不斷完善至可以真正落實測試其科研理念,最終攜手讓香港成為更好、更高效的智慧城市,方便市民生活,回饋和服務社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企業發展總監夏友正先生指出:「方案測試(Solution Testing)是現實應用前的重要一步。在今次的試點項目中,科技園及四間參與項目的園區公司一直和希慎保持緊密合作,希慎從管理層以至營運團隊均花了很多時間指導每間企業,確保他們的解決方案切合現實世界應用。我們很樂見這次合作能帶來正面成果,並進一步啟發更多頂尖的企業與我們攜手,革新香港的未來。我們密切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分享更多成功故事。」

第二批LMTP試點項目的招募工作已於10月中旬完成,這次主要著重招募可持續性和智慧生活方面的解決方案。這次招募收集到80個創新方案,並已由The Community Lab團隊在評核,預計評選結果將在今年第一季公佈。此外,The Community Lab亦會舉辦多元化活動包括工作坊及技術講座等,讓公眾及社區內不同持份者能於日常生活中進一步感受科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滙豐合辦「SPRINTER」計劃圓滿結束  促進香港主要行業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9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滙豐攜手舉辦 「SPRINTER」計劃,於過去五年取得豐碩成果,並於早前舉行「成果展示日」。自2017年至今,「SPRINTER」計劃推動多個產業共同研發和應用科技,並將科技融入未來發展。 「SPRINTER」 計劃於過去五年吸引共超過500家本地企業、 創科公司和投資者參與。「SPRINTER 2」計劃更見證30個具潛質進行概念驗證(PoC)的項目誕生, 當中涵蓋專門為製造業、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而設,採用人工智能、 大數據、物聯網及機械人等科技的方案。 計劃結合了滙豐及科技園公司的網絡, 促進本地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財務總監麥仕傑表示:「我們與滙豐合辦的『 SPRINTER 1』及『SPRINTER 2』計劃成果驕人,本地創科公司、 企業及投資者在生態圈內的整體合作展現了創新的強大潛力。 計劃內的創新方案和概念驗證項目實現了科技園公司和滙豐的合作初 衷,促進香港主要行業的數碼轉型, 進一步鞏固香港領先的創科中心地位。」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 滙豐積極投資於科技創新,同時致力協助香港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 過去五年來,我們非常高興和香港科技園攜手透過『 SPRINTER』計劃,向初創傳授業務經營知識, 並為他們與企業進行配對,以推動不同產業轉型, 期間成功促成230項商業配對。 滙豐期望在未來繼續加速科技創新, 為香港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SPRINTER 1」計劃主要集中投資一環, 向創科公司傳授經營和拓展業務的知識和技能, 加強他們與投資者社群的聯繫,為創科未來發展建立基礎。 計劃連繫近180間創科公司及50位天使投資者, 而獲選的創科公司在計劃中籌集共1.38億港元資金。 承接「SPRINTER 1」的成功,「SPRINTER 2」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聚集創科公司及來自製造業、 物流業及建造業服務的本地企業,互相認識、配對和共建創新方案, 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捕捉未來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 press-room/hkstp-x-hsbc- sprinter-programme-concludes- with-showcase-of-innovations- across-key-indust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 合作,今天(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提供平台予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及創科領袖、 學者及青年精英進行醫學科研知識及經驗交流, 同時展示中大醫學院在轉化研究的豐碩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活動開幕禮致詞, 他感謝中大和科技園公司一直以來對促進香港醫療和創新發展的支持 和貢獻,並表示:「在眾多範疇中, 生命健康科技是香港具有明顯優勢的領域之一。 香港擁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和原創性, 可創造具有顛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從零到一』 的突破能力。」 孫東教授續說:「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 並積極參與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感謝參與峰會的每一位來賓,他說:「『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是中大醫學院慶祝40周年院慶的重頭活動。 作為一所相對年輕的醫學院, 我們於數十年時間躍升至全球首30間頂尖醫學院之一, 並在多個轉化研究項目上取得突破,推進國際醫學發展, 惠及人類健康。研究人員的努力不僅得到世界認同, 改變多項臨床建議,他們亦躋身全球傑出科學家行列, 讓香港醫療及科研走得更高更遠。 是次峰會展示中大在醫療保健研究上的的優勢、 分享團隊如何實踐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及培訓年輕人才的策略。 今天我們亦提供了一個跨地域的平台讓各地精英交流創新知識及想法 。」 陳家亮教授續說:「展望未來, 我們期望能夠將研究平台和網絡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 藉以提升科研實力。 中大醫學院非常感謝科技園公司對是次峰會的鼎力支持, 以及他們多年來在推動轉化研究和培育香港初創公司等方面的工作。 我們會繼續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同行,期待未來更多的探索。」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很榮幸能見證中大醫學院成立40周 年,他表示﹕「科技園公司推動創科發展20年, 在香港建立了蓬勃的創科生態圈,至今已匯聚超過1, 100間創科企業及逾11,000名科研人才。 我們致力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創新方案, 去年10月成立的轉化研發所更著力加快生物醫藥技術的轉化過程, 促進具潛力的研發項目成為造福社群的應用方案。我們將繼續與『 官產學研』攜手合作,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把握國家『十四五』 規劃帶來的發展機遇。」 「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舉辦多場

陳茂波:制定十年熟地供應預測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成立的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將會監察房屋和涉及經濟發展所需用地的情況,並制定未來十年可供發展土地即熟地的供應預測,定期對外公布。   陳茂波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日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後會見傳媒。陳茂波說,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將取代過去同樣由他主持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統籌組的工作範圍更廣,其成員也較過往更集中於參與土地發展的政策局和部門。   他指出,統籌組督導和監察政府的土地以至公私營房屋供應,土地供應方面不會只着眼房屋用地,也會看經濟發展所需用地,以及政府、社區和各類設施用地的需求情況。   陳茂波續說,統籌組除了持續檢視各造地項目由研究到土地平整的進展,也會制定未來十年熟地供應預測;熟地供應預測有助統籌組更有系統地監察政府的造地過程和效率,確保需要時政府高層介入督導工作進展。   他指,統籌組會確保有適切制度落實基建先行和創造容量的方針,督導和監察配合土地發展的運輸和其他基建工程,以及社區設施如公園等適時興建;統籌組會領導精簡整個發展過程的工作,制定有助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力的方案。   黃偉綸表示,由他帶領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須按特首要求在本屆政府上任100日內提交具體工作建議,他有信心9月底做到。   黃偉綸說,未來五年公營房屋落成量約十萬個單位,到第二個五年期落成量將大幅提升至逾23萬,工作組未來重點是提升第一個五年期的公營房屋供應量,盡快找出具實效和執行力的措施,也會與社會聚焦討論。   他強調,當局不會再展開以往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廣泛而耗時的諮詢,認為這是不適切、不需要的。 http://dlvr.it/STTwBC